【基于表位的新型hMPV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構建及其效果評價】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人類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也是引起世界范圍內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hMPV是僅次于hRSV的引起兒童ARTIs的第二位病毒病原。目前尚缺乏抗hMPV的有效藥物及疫苗。該項目采用生物信息學軟件預測人偏肺病毒B細胞表位和T細胞表位,經試驗驗證后,串聯構建為多表位基因,將其插入流感病毒NS基因片段,利用反向遺傳學技術,采用8質粒系統拯救出重組流感病毒,構建hMPV多表位抗原流感病毒重組疫苗,并評價其在hMPV感染動物中的初步應用。該方法國內外文獻未見報道。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研制人hMPV多表位疫苗,開發hMPV的免疫學診斷方法,為hMPV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奠定基礎。同時也可推廣應用于其它病原,尤其是新現呼吸道病原的免疫學診斷方法建立及表位疫苗研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
【農村生產中常用農藥使用及防護素養科普材料的開發與制作】
食品安全關系千家萬戶,農業生產中農藥殘留中毒事件頻發。目前,適合農村地區宣傳如何高效正確地使用農藥、自身及環境防護、突發事件辨識和搶救措施等科普素材極少,便于村民理解、方便閱讀、適宜傳播的材料尚無法滿足需求。本項目結合在農村開展的困難村結對幫扶工作,設計農藥科學素養調查表,經專家組論證后,對寶坻區村民進行走訪調查。通過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對農民與農藥相關健康危險因素進行論證,確立科學教育方向和內容。以通俗易懂,由淺入深,圖文并茂的形式精心設計農民易于接受的農藥科學素養畫冊和宣傳畫5000套。設計上與我中心上一個市科技局科普項目《農村結對幫扶工作中農民健康素養科普材料的開發與制作》形成姊妹篇,便于形成合力,整體推廣。并經專家組論證后定稿,對農民以材料贈閱,現場講解等形式進行科普推廣。再次進行調查,農藥科學素養知曉率由科普干預前的 19.11%,大幅提升至科普干預后的73.04%。該項目有助于探索對農民農藥科學素養促進和提高的有效途徑和科普素材,達到以下成效:1.科學使用農藥成為農民的行動自覺,不斷提高農民及農藥相關職業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安全生產能力。2.大幅降低涉及食品安全的農產品(糧食、水果和蔬菜等)的農殘含量,為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為千家萬戶的餐桌安全保駕護航。3.提升環保意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減少對土壤、水源、空氣的污染。4.對落實2017年6月1日起實施新的《農藥管理條例》,實現健康中國和高質量的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支撐作用。
【硒、鎂、復合維生素B聯合作用與脂質代謝的相關性研究】
該項目動物試驗部分以SD大鼠飼喂正常飼料作為空白對照組,另通過飼喂高脂飼料造模分為模型對照組(HF)、低硒+低VB6組(LSe+LB6)、高硒+低VB6組(HSe+LB6)、低硒+高VB6組(LSe+HB6)、高硒+高VB6組(HSe+HB6),進行硒聯合VB6進行干預,開展了高脂血癥SD大鼠硒聯合VB6進行干預的研究。該項目采用多種實驗方法對血清血脂變化,肝臟中脂代謝相關代謝酶的活性,脂代謝相關調控因子和蛋白的表達變化等角度分析了硒聯合VB6對高脂血癥SD大鼠的影響。結果顯示硒聯合VB6可以降低血清血脂水平,提高肝臟中脂代謝相關酶的活性,以及相關脂代謝調控因子和蛋白的表達水平。該項目人群試驗部分以高脂血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血脂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口服富硒酵母維E片和維生素B6片,對照組服用普通酵母維E片。通過常規體格檢查測定血清硒和維生素B6含量以及血清血脂水平,檢測全血脂代謝調節因子的表達變化等角度分析了硒聯合VB6對高脂血癥人體的影響變化。結果顯示適量補充富硒酵母和維生素B6能夠顯著降低高脂血癥人群血清TC和LDL-C水平,對機體脂質代謝有一定的調節作用。該項目研究為硒聯合VB6對脂代謝影響變化的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高碘致兒童智力損傷與多巴胺系統基因多態性的關系研究】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影響呈“U”型效應。碘過量引起的健康危害日漸突出并引起重視,尤其是高碘對機體智力的影響作用。但是,目前國內外對高碘的智力損傷作用存在一定爭議。因此本研究以天津市不同水碘地區的農村兒童為研究對象,在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實驗研究建立高碘地區、高碘病區和適碘地區兒童智力水平及血清甲狀腺激素和氧化應激水平的相關關系;利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探索多巴胺系統相關基因多態性和高碘對智力的影響以及多巴胺系統相關基因多態性與高碘對智力影響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發現天津市水碘>300 μg/L地區兒童智力水平較低,兒童高智商(≥120)發展概率的降低與高碘有關,尚不能否定高碘對智力的影響,但未發現高碘致氧化應激能力和干擾甲狀腺激素能力與高碘致智力損傷的聯系,未發現多巴胺系統相關基因與碘的交互對智力的影響,但攜帶DRD2/ANKK1 TaqIA位點TT基因型的兒童在暴露高氟環境下其智力水平受損。
【HIV-1急性感染p24篩查新方法的建立和初步應用】
艾滋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是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HIV急性感染期病毒復制水平高、傳染性強,是艾滋病傳播的重要階段,由于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不易檢出,因此成為艾滋病防治領域的難點。該研究著眼于HIV-1急性期感染檢出率低這一難點問題,以豐富HIV-1急性期感染檢測手段、提高檢出能力為目標,建立了一種基于均相光激化學發光技術的p24抗原篩查方法,該方法較目前最常用的HIV四代ELISA方法,靈敏度提高28.66%,試驗用時減少一半,窗口期平均縮短3.4天,功效率可達95.50%,能進一步提升對艾滋病高危人群HIV發現能力。該研究通過大規模橫斷面調查,獲得天津市MSM人群HIV-1急性期感染率為0.93%,為全面評價艾滋病重點人群HIV流行狀況提供了科學數據。通過對艾滋病感染極早期病例進行分析,獲得一系列疾病初始階段的病毒學和免疫學數據,并通過連續隨訪建立了多組HIV抗體陽轉系列血漿,為今后開展疾病進程研究提供了珍貴樣本資料。該項目將實驗室技術與流行病學現場研究緊密結合,通過在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初步應用,新建方法體現了良好的實用性和公共衛生價值。研究結果直觀反映出天津市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流行現狀和急性期感染特征,提示該人群艾滋病防治形勢嚴峻,為政府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谷物中常見污染物伏馬菌素B1體內代謝與毒性機制研究】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谷物除了受到黃曲霉毒素的污染以外,還易受到另外一類毒素,伏馬菌素(FB1)的污染。該毒素對于人類和家畜健康同樣存在潛在的致癌威脅,成為了繼黃曲霉毒素之后科學家們又一研究熱點毒素。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伏馬菌素歸為2B類致癌物。雖然如此,但是到目前為止,FB1在生物體內具體的代謝和毒性作用機理仍然不是十分明確。本項目針對已有研究的局限性,通過新的實驗設計探索FB1在小鼠體內的代謝和毒性作用機制,具體思路是:一次性給予受試小鼠FB1,通過分析不同時間間隔所采集到的動物體液和臟器中FB1的含量、分布,游離毒性標志分子Sa含量,以及Sa和So二者比值Sa/So的變化,綜合判斷FB1的小鼠體內代謝可能的方式、蓄積靶器官和毒性的響應;28天連續小鼠灌胃FB1,通過檢測體液和組織中Sa和So含量,生化指標,病理觀察,分析選取的部分致癌因子,和細胞凋亡因子表達水平的變化,揭示FB1的體內毒性作用機制;建立新型實驗技術檢測組織中的miRNA,用以評價組織毒性。以期為FB1的毒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實驗依據,為其相關限量標準的制定提供參考,從而減輕毒素污染對于人類健康的威脅,保障人類的健康。
【納米硒化鉛對大鼠胚胎神經干細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納米硒化鉛粒徑微小,能透過細胞膜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在體內各組織器官聚集,甚至可以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胚胎大腦未發育成熟,對納米粒子的通透性更高,因此妊娠期接觸納米硒化鉛可能引起明顯的神經發育毒性。胚胎神經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可以分化為多種類型的神經細胞,體外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擬胚胎神經系統在體內的分化發育過程,可直觀的觀察納米硒化鉛對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該研究采用體外分離、無血清條件培養大鼠胚胎神經干細胞,作為模型開展了納米硒化鉛的體外神經發育毒性研究。該項目采用MTT法檢測細胞存活率、LDH法檢測細胞膜損傷情況;檢測納米PbSe處理后的NSCs細胞中MDA, GSH含量及SOD和GSH-Px的酶活力,并采用ELISA法檢測細胞培養基中8-OH-dG含量,評價納米PbSe導致NSCs細胞的氧化損傷;對細胞進行EdU標記后,采用免疫細胞化學法檢測細胞EdU陽性率,評價細胞增殖能力;對細胞誘導分化后,檢測細胞GFAP陽性率,評價納米PbSe對NSCs細胞分化成星形膠質細胞的影響;對處理后的細胞進行FITC-V/PI雙染色,采用流式細胞儀分析細胞的凋亡情況。結果顯示,納米PbSe能夠破壞細胞膜完整性、引起細胞氧化損傷、抑制細胞增殖與分化、誘導細胞凋亡,從而對體外培養的大鼠胚胎神經干細胞產生毒性作用。該研究為納米PbSe的安全性評價及進一步的機制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為納米材料環境健康防護標準提供了基礎數據資料。
【醫務人員鼻前庭帶菌所致ICU環境污染程度的研究】
該項目對天津市ICU醫務人員、非醫務人員、患者和環境物體表面分離的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的進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對1407名醫務人員和155名非醫務人員,共計3124份鼻腔和手拭子樣本進行細菌培養和分離鑒定。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對156位重癥監護室患者進行樣本采集,包括鼻拭子和手拭子共312份,同時采集了513份重癥監護室環境樣本。對分離到的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分別進行至少11種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測試,并對部分多耐藥菌進行同源性分析。該研究摸清了天津市ICU醫務人員鼻前庭的帶菌狀況,并將致病菌的檢出狀況與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對比分析;針對ICU內醫務人員和患者攜帶的主要致病菌以及環境檢出菌,結合其檢出率、藥敏試驗結果以及同源性分析結果,對醫務人員鼻前庭帶菌對ICU環境的污染提供了直接證據。對醫務人員鼻前庭帶菌、口罩佩戴情況和鼻前庭清洗的干預措施對于ICU環境污染程度導致的變化進行了研究。根據相關研究結果,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制定了醫務人員鼻前庭衛生標準并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形成了“致病菌分離-抗菌藥物耐藥性監測-同源性分析-醫務人員鼻前庭帶菌控制-ICU環境目標監測”的一套針對醫務人員鼻前庭帶菌的全面研究和控制措施。
|